18日,住建部原副部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志峰表示,深化房地產改革,需要改變單一的住房模式,重點發展租售并舉。全聯房地產商會特色小鎮分會秘書長匡洪廣則指出,在特色基礎上發揮集約化作用,明確產業方向,才能解決當下特色小鎮的同質化難題。
上述見解發表于由中國房地產報舉辦的“將中國房地產改革進行到底”高峰會議暨中國房地產界25年榮譽殿堂及特色小鎮難點剖析會議與高峰論壇上。
“從改革的進程看,房改經歷了從籌劃到全面推進,從單向突破到逐步推到改革的階段。”劉志峰分析說,房改實現了住房由極度短缺到快速發展再到穩步推進三個跨越,促進了從有房住到住好房,有居住空間向生活服務空間兩個轉變。
而深化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改變單一的住房模式,重點發展租售并舉。
資料顯示,2016年6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指出實行租購并舉、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途徑;2017年7月,住建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廣州、深圳、南京等12個城市成為首批試點;2017年8月29日,國土資源部與住建部聯合印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規劃通過盤活集體用地增加住宅用地來源和租賃住房供給。
“近段時間住房租賃市場密集的新政策,表明發展租售并舉、加快租賃市場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劉志峰進一步分析道,發展租賃市場應當做好幾個關鍵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完善租賃政策,穩定租賃關系和租賃周期;二是發揮政府參與住房租賃市場的作用,鼓勵國有企業建立規范化、專業化的住房租賃平臺,也要成立專業化的長租公寓、民用型企業和機構;三是探索將廠房、商業用房改為租賃住房;四是將個人出租房源統一建立信用平臺,實現企業房源評價信用等信息的透明管理;五是優先選擇軌道交通沿線和新市民集中開發區、工業園區進行試點,將住房租賃與產業發展、城鎮改造相結合;六是降低住房租賃企業稅負。
針對論壇第二個主題“特色小鎮難點剖析”,匡洪廣就國家級特色小鎮難點解析,金融理念建小鎮,省級特色小鎮產融結合解析等業界關心的問題發表了見解。
匡洪廣認為,特色小鎮的根源是在特色的基礎上發揮集約化作用,明確一個產業方向,繼而引進投資主體。“現在很多小鎮都有同質化問題,特色小鎮的精髓在于能不能集約化、差異化的特色發展,破除工業依賴、破除路徑依賴、破除千鎮一面。”他說。
匡洪廣也進一步指出,真正適合小鎮的產業是新興產業。他認為,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軟件、動漫等新興產業,沒有集聚效應,也形成不了產業生態,所以這些新興產業發展應該是需要政府來扶持的。“所以我覺得創業小鎮,包括新興產業小鎮,將來是大有可為的。”
當日,論壇主辦方中國房地產報也宣布成立全媒體中心、中房智庫、一體化平臺、特色小鎮平臺,將致力于推動平臺開放,推動產業健康發展,關注產業鏈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