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4日,山東省特色小鎮工作推進會議確定將芝罘區向陽所城廣仁基金小鎮等49個小鎮納入山東省第二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該小鎮是省政府公布的109個小鎮中唯一的基金小鎮。
建設基金小鎮,芝罘區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明顯,具有多方面優勢:
一是金融組織體系健全,基金發展的配套服務完善。
目前,全區共有各類各級金融機構350余家,涵蓋了銀行、保險、證券等各類金融業態,其中,市級以上銀行機構20家、證券期貨公司25家。恒豐銀行作為唯一一家坐落在地級市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就注冊在芝罘。全區地市級以上金融機構達到92家,占全市總數的70%以上。健全的金融組織體系和良好的融資功能,為基金聚集發展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服務。
二是資本市場氛圍濃厚,基金投資的流轉退出渠道暢通。
截至目前,煙臺市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47家,其中境內上市公司38家,境外上市公司9家,數量穩居全省首位,成為獨具特色的煙臺板塊。全市共有各類基金和基金管理機構289家,基金規模1146.8億元。其中,芝罘區共有張裕、東方電子、煙臺冰輪、渤海輪渡等8家上市公司,1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7家區域股權市場掛牌企業,還有一大批企業正在醞釀進入資本市場。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積極性高,基金投資退出渠道暢通,對基金投資有很強的吸引力,有利于基金迅速聚集。
三是產業優勢明顯,擁有基金健康發展的良好基礎。
2016年,煙臺市完成GDP6925.66億元,同比增長8.1%,經濟總量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19位。煙臺努力推進制造強市建設。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3萬億元,在全國大中城市排名第8位。2016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7011.9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1.87%,產值和比重均居山東省第二位。芝罘區始終把服務業轉調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環節,具備了產業轉型升級、動能轉換和資源優化配置的綜合條件,傳統產業規模效益不斷提升,產業集聚、特色鮮明。產業金融、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現代物流、醫療康養、文教旅游“六大產業”集群優勢迅速彰顯,“服務業強區”戰略優勢日益凸顯。這些重點產業符合基金投資方向,勢必成為基金投資關注的重點,有利于推動基金與企業、與項目實現全方位、多渠道對接。
所城廣仁基金小鎮以環境優美、配套完善、老建筑集聚的廣仁路、朝陽街(包括煙臺山區片)、所城里三大區片為載體,積極培育引進各類基金(管理)機構及其它金融業態,形成高品位工作休閑居住金融圈,打造煙臺金融新亮點。所城廣仁基金小鎮占地面積約1平方公里,該區域集中了開埠文化、特色街區、歷史遺跡等文化精髓,配置了醫院、學校、大劇院、博物館、高端樓宇等完善的生活設施,是名副其實的煙臺金融旺地。
下一步,芝罘區將按照科技與金融、資本與項目、創新創業與金融深度融合的發展思路,形成產業和金融的良性互動,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大支撐。
為更好的促進基金產業蓬勃發展,推動企業創新和轉型發展,芝罘區充分吸收國內江浙等地建設基金小鎮的成功經驗,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芝罘區金融業發展的扶持辦法》、《關于打造廣仁濱海特色基金聚集區的實施意見》,從租房補貼、發展經費補助、貢獻獎勵等方面對基金發展進行扶持,以幫助基金機構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基金機構留得住、發展好。
作為山東省首個省級特色基金小鎮,未來,芝罘區將高起點定位、高水平建設、高效率運作、高質量服務、高要求創新,充分利用好基金小鎮的資金聚集效應,逐步形成基金孵化、服務外包、互聯網融資等產業鏈條完整的基金集聚管理功能區,進一步提升芝罘區在煙臺、全省乃至全國金融資源市場化配置能力。在未來五年內,所城廣仁基金小鎮將打造成為國際國內知名基金機構云集、資產管理規模突破千億的基金小鎮,將為煙臺市的經濟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