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從本質上講是來源于工業革命后的產業升級以及全球化不斷深入后的經濟全球化的加深, 使得國與國之間以及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經濟往來更加密切, 為了滿足這一經濟往來所需要的自由寬松的交易環境以及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而提出了自由貿易區的概念, 而在這一背景下金融業的發展也面臨著前所未遇的機遇和挑戰, 中機院就將重點探討在自貿區背景下金融業的發展境況以及產業升級面臨的主要困難和主要優勢。

表面來看自貿區的建立和改革與金融業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但要論證這一關系存在的相關性和回歸程度仍然需要在具體的變化和發展中來看, 現象主要表明了金融業的發展是近年來經濟全球化深入的具體表現, 使得經濟危機和經濟繁榮都會波及到整個世界的區域經濟體, 需要明確的是經濟體的存在并不是單一且獨立的, 地區和國家與其他地區國家地合作也并不是被限制的。
一、自貿區概念和實踐對于金融業的影響
(一) 發揮金融業存在的本質特征
金融業本身存在的意義是對經濟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價值利潤的流通驅動, 使得原有經濟環境下的工業制造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驅動, 經濟發展不再僅限于生產和購買兩個基本方面, 而增添了商品的流通以及市場調節和資源整合, 這一內容的增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業務的發展, 銀行存貸款業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放緩需要進行投資和合作的經濟壓力, 而金融機構本身也能從中獲取經濟資源投入后的有效利潤。但傳統模式下的金融業主要存在于商品生產地區的生產過程和銷售過程, 所具有的產業機構也基本為提供存貸款的銀行機構和提供風險擔保的保險機構, 金融產業結構的存在從本質上講是服務于實體經濟建設的。但在自貿區建立和發展后的區域內經濟環境的自由流通和條件放寬使得原有的金融機構不再只是存在于存貸款和保險業務, 而實現了真正的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資源使用, 使得不確定環境下也具備有一定的資源和能力來進行正式的交易[1]。
(二) 金融場所和市場的不斷豐富
原始的金融場所和市場僅僅包含了提供資金服務的銀行機構和保險機構形成的貨幣市場和保險市場, 但在自貿區建立后增加了深入的資本市場和衍生的金融市場, 由于企業在經營和發展時需要建立上市這一概念而形成了更加豐富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并且在自由貿易區中需要完善甚至重新評定計算機系統和互聯網發展下的新型國際貿易關系, 也就需要更加豐富和完善的市場來滿足這些需求。因此自貿區的建立從側面影響了金融業產業結構發展所需要的更加豐富和完善的市場和場所, 這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一個重要原因和要素。
(三) 金融方式的變化和升級
各個區域自貿區的建立時間并不一致, 但形成的金融方式卻大致類似, 包括了信用證的使用和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等方式, 區域之間的合作的頻繁和深入使得很多情況下需要的刻板的契約和條件檢驗更為便捷, 合作的深入也使得相關方的合作默契更加利于整體利益的獲取, 另外在信用評等過程中的自貿區的存在使得繁瑣的信用風險不再存在。本質上的契約和信用平等是建立在雙方不夠了解以及市場環境中各方利益不同的情形下形成的專業化的契約簽訂, 但在自由貿易區內增加的合作頻繁程度使得雙方的合作增添了更多的穩定性, 而處理不確定情況的金融業務和方式也在這一情形下有了更加順應時代趨勢的改變和完善。
二、金融業產業結構升級的境況分析
金融業的產業結構升級一方面源自自貿區的深入影響, 另一方面也源自現代社會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 使得金融信息的分享和傳遞更加迅速, 并且在國際信用證的使用中也減少了傳統模式下的繁瑣的信用評定手續, 及時快捷的信用評定程序使得無論是銀行機構還是證券機構在決定使用資金前都具有足夠豐富的渠道和足夠明確的數據信息來使得決策更加合理和具有依據。當然計算機系統等技術的發展從本質上是對于人的延伸, 其發展的迅速也依賴著自貿區的不斷深入和發展, 計算機系統的軟件能夠進行大規模的數據處理, 而軟件的存在也需要有完善且全面的基礎設施提供服務, 包括了計算機所需要的芯片等相關的基本材料, 自貿區在關稅協定基礎上形成的契約使得這一類材料在流通中更加便捷和暢通, 也使得自貿區內的計算機系統能夠有機會得到長足且全面的發展, 從這一點來看自貿區實際上也是影響金融業產業結構升級的間接因素。
三、結束語
自貿區背景下的金融業發展增添了更多使其本質作用發揮得機會, 包括了金融業跨越時間和空間進行資源整合和進行商品自由流通的促進的作用, 更包括了對于金融市場和場所的完善和金融方式的變化與升級, 從自貿區的間接影響來看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是影響金融業產業結構升級的必要原因。(作者:林影)
中機院致力于各類自由貿易區(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口岸經濟區、臨空經濟區、陸港經濟“一帶一路”發展項目的研究、規劃及招商運營。先后為滿洲里、天竺、楊凌綜合保稅區進行規劃;于北京新機場、武漢、張掖等地規劃臨空產業經濟建設;于成都、菏澤、安寧等地規劃陸港經濟產業建設;為泰州、孝感、貴陽、霍爾果斯等地進行經濟開發區規劃。均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成為當地產業(園區)經濟建設的行動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