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全面整理全國各省市(涵蓋28省市地區)發布的低空經濟政策后,編制了此《各省市推進低空經濟發展政策文件共性做法分析》。
盡管各地在具體實施細節上存在差異,但在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共性做法。這些共性做法不僅體現了各地對低空經濟重要性的共識,也反映了在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共同路徑和策略。
政策支持與規劃引領
制定專項政策文件
各省市普遍通過制定專項政策文件來明確低空經濟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例如,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明確了到2027年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產業規模、技術創新、應用場景拓展等方面的具體目標。類似地,上海市、廣東省、江蘇省等地也紛紛出臺了各自的低空經濟發展行動方案或實施意見,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指引。
設立發展目標
各地在政策文件中普遍設立了具體的發展目標,包括低空經濟產業規模、企業數量、技術創新水平、應用場景數量等。這些目標不僅具有可衡量性,還體現了各地對低空經濟發展的雄心壯志。例如,廣東省提出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超過3000億元,江蘇省則設定了到2027年低空經濟規模達到1000億元的目標。
規劃產業布局
各省市在政策文件中還普遍對低空經濟的產業布局進行了規劃,明確了重點發展的領域和區域。例如,北京市提出構建“一主三融”的低空經濟空間格局,上海市則規劃了“3+6”的低空經濟產業體系。這些規劃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與空域管理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持。各省市普遍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這包括通用機場、直升機起降點、無人機起降場、智能機巢等起降設施的建設,以及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低空智聯網等配套設施的建設。例如,江蘇省提出到2027年建成“2(碩放機場、丁蜀機場)+N(直升機場、起降點)+X(無人駕駛航空器起降場、智能機巢)”起降設施體系,為低空飛行提供有力支撐。
推進空域管理改革
空域管理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各省市普遍提出要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優化空域資源配置,提高空域使用效率。例如,廣東省提出要適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礎設施,積極拓展低空應用場景,同時加強與軍民航的溝通協調,推動低空空域的開放和共享。此外,一些地方還提出了建立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為低空飛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

eVTOL起降點
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支持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各省市普遍將技術創新作為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提供研發補貼、建設創新平臺等方式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例如,北京市提出要加快形成低空制造產業集群,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上海市則提出要建設一批低空經濟創新平臺,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推動產業升級
在支持技術創新的同時,各省市還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的升級轉型。這包括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加強品牌建設等。例如,江蘇省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低空經濟領軍企業,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浙江省則提出要加強低空經濟品牌建設,提升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
應用場景拓展與示范引領
拓展應用場景
應用場景的拓展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各省市普遍將拓展應用場景作為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等方式推動低空飛行在物流配送、載人運輸、旅游消費、應急救援、城市管理等領域的應用。例如,廣東省提出要推動無人機在快遞、即時配送等物流配送服務領域的應用;北京市則提出要構建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提升快速反應能力和應急救援水平。
打造示范項目
為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各省市還積極打造低空經濟示范項目。這些示范項目不僅展示了低空經濟的應用潛力和市場前景,還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例如,深圳市提出了建設“20+8”產業集群,其中就包括低空經濟領域的相關產業集群;上海市則提出了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空之城”,通過示范項目的引領作用推動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人才培養與引進
加強專業人才培養
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各省市普遍將加強專業人才培養作為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建設培訓基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引進高層次人才等方式提升低空經濟領域的人才素質。例如,江蘇省提出要支持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低空經濟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一批適應低空經濟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
引進高層次人才
除了加強本地人才培養外,各省市還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來支撐低空經濟的發展。這包括通過提供優惠政策、建設人才公寓、解決子女入學等方式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來低空經濟領域創新創業。例如,北京市提出了實施“鳳凰計劃”,引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空經濟領域領軍人才;上海市則提出了建設“海聚英才”創新創業集聚區,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優質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支持。
資金支持與金融服務
設立專項資金
為了支持低空經濟的發展,各省市普遍設立了專項資金來提供財政支持。這些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應用場景拓展等方面。例如,廣東省提出了設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基金,通過政府引導基金的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低空經濟領域的投資;江蘇省則提出了對符合條件的低空經濟項目給予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
提供金融服務
除了財政支持外,各省市還積極提供金融服務來支持低空經濟的發展。這包括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低空經濟領域的信貸投放、支持企業上市融資、發展低空經濟保險等。例如,北京市提出了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低空經濟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上海市則提出了支持符合條件的低空經濟企業發行債券、股票等融資工具。
各省市在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共性做法。這些共性做法不僅體現了各地對低空經濟重要性的共識,也反映了在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共同路徑和策略。通過政策支持與規劃引領、基礎設施建設與空域管理、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應用場景拓展與示范引領、人才培養與引進以及資金支持與金融服務等多方面的努力,各省市正共同推動低空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未來,隨著低空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成熟,這些共性做法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為低空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