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促進經濟持續向好服務做強國內大循環工作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25〕14號)提出,扎實推進專項債券“自審自發”工作,加快債券發行使用,優化額度分配機制,向項目準備充分、投資效率較高、資金使用效益好的地市傾斜,指導國有企業按規定承接更多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
廣東省地方國有企業承擔著交通、水利、產業園區等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的建設任務,如何通過專項債助力國企高質量發展,成為亟待破解的課題。
二、新形勢下的發力點
1.政策寬松與監管收緊的平衡
2025年專項債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上限從25%提高至30%,意味著“蛋糕”做大。地方國企可借此降低融資成本,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同時專項債支持做資本金領域從傳統基建拓展至新基建、新能源、城市更新等22個領域。這些跡象都在表明政策方面的放松。
而在另一方面,則更加強調了穿透式監管下的合規管理。政策強調全流程監管,要求資金流向“專款專用”,并匹配“賬證實”一致性。要求地方國企完善內部審計機制,確保資金使用的合理合規,避免挪用或資金沉淀。還對項目收益覆蓋能力的要求趨嚴,需采用保守收益測算,并建立多元化償債來源。
政策寬松與監管收緊并非對立,而是推動地方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雙輪驅動”。通過精準把握政策窗口期優化資本結構、以合規管理強化風險底線、以高質量謀劃提升資金效能。實現政策紅利與風險防控的平衡,為穩增長與產業升級提供可持續動力。
2.國企“造血”和“輸血”的雙重目標實現
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大部分地方財力緊張。地方國企發債可以通過直接資金注入形成有效投資。此舉核心邏輯是利用專項債緩解財政壓力;以市場化能力為支撐,通過收益多元化和資產運營提升長期造血能力。需要地方國企從“被動承接”轉向“主動謀劃”,挑選一批兼具公益屬性和市場化收益的項目,既能體現社會責任,又能形成穩定的現金流,反哺地方財政。實現“造血”和“輸血”的雙重目標。
3.短期穩投資與長期防風險的協同機制
短期穩投資與長期防風險的矛盾化解需遵循“以時間換空間、以效率換安全”的邏輯。短期通過政策紅利釋放和融資工具創新,快速形成有效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中期以市場化運營和資產盤活提升收益,解決地方國企運營困境;長期通過深化改革優化國企資產質量,從根本上增強償債能力,實現自平衡。將債務風險防控內化為發展動能,通過分級制定目標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協同。
三、已發行領域列示
廣東省在以下領域都有地方國企成功發行專項債的相關案例,具有指導意義:
表1 專項債案例信息匯總表

信息來源:專項債券信息網
四、資金爭取的注意事項
1.利用好專項債券作資本金,撬動社會資本
根據國辦發〔2024〕52號文,廣東省專項債作資本金比例上限提升至30%,且適用領域從傳統基建擴展至新基建、新能源、城市更新等22個領域。投向領域范圍和債券額度規模兩方面的加力擴圍,足以產生質的改變。
地方國企應重點關注“專項債+社會資本”的項目資金籌措模式。首先通過專項債解決初始資本金缺口,再引入銀行貸款等社會資本融資模式,形成放大效應。
2.組合融資與資金管理要求
根據廳字〔2019〕33號文精神。地方國企應該發揮自身優勢,提升資金配置效率。可通過更靈活地運用市場化手段提升項目質量,再通過專業化運作撬動市場化融資,由此緩解了地方政府債務壓力與國企自身經營困境,在穩增長與防風險間實現動態平衡。
此外專項債資金在撥付階段由財政國庫直接撥付至項目單位專戶,相應地項目所產生的專項收入或用于項目還本付息的收入都需要在銀行開立"專項債資金專戶+市場化融資專戶",實行物理隔離管理,以保證項目還本付息。
3.工作路徑要求
關于路徑問題,根據上述文件要求,對于不涉及專項債券作資本金的項目,可適用于核準管理或備案管理。如涉及專項債券作資本金,則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報有關部門審批,并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前期工作。
4.項目收益來源靈活性自平衡
由于地方國有企業無法調度區域政府性基金收入。所以對于項目專項收入的把控要嚴謹可靠,諸如城市停車場、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專項收入來源明確,償還能力優質的投向領域,相比之下更值得關注。此外,對于專項收入無法達到申報要求的,也可以使用國有企業其他的收入來實現專項債券還本付息。
五、結語
廣東省地方國有企業需以專項債為支點,在“穩投資”與“防風險”間構建動態平衡。作為經濟大省,廣東既要借力政策紅利撬動經濟增長,更需以機制創新培育長期造血能力,破解地方財政與國企運營的雙重困局。在項目謀劃方面需勇于嘗試、積極創新,特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積極與發改委、財政和主管部門聯系,走通申報路徑與流程。
2.嚴格規范資金支出,落實穿透式監管,設立資金專戶,確保資金精準直達項目。
3.布局有相當造血能力的項目,實現項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4.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的合作,同步爭取銀行貸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多渠道資金。
5.引入第三方咨詢機構優化方案設計,提升項目通過率。
6.扎實做好前期工作,嚴控項目庫質量,完備前期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