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也是其題中應有之義,兩者之間是一種互促共進的關系,可以也能夠產生正向乘數效應。
(一)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助推器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11。對大多數農民而言,美好生活需要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9]。為了契合農民群眾對“美麗鄉村”的殷切期待,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便將“生態宜居”視為其應有之義和“破題”的關鍵,充分說明了黨對農民群眾向往美好生活的精準把握和積極回應,以及對農村生態環境現狀的清醒認識和治理決心?!兑庖姟分塾?ldquo;生態宜居”家園的建設目標,明確提出了“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明顯好轉”(2020年)、“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2035年)以及“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2050年)[3]“三步走”的“路線圖”(表2)。另外,《意見》要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原則,提出了“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以及“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3]等具體任務。《意見》發布后不久,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聯合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明確提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10]?!兑巹潯芬舱J為,推動生態振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黨和國家之所以如此重視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是因為綠水青山“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唯有保護好自然環境與人文風貌,筑牢鄉村振興的生態屏障,使農村重新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承載者,才會吸引人們去旅游、生活和創業,進而實現農村社會的全方位振興。
表2 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時間表”
(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機
為了回應農民群眾對良好人居環境的迫切需求,黨中央不僅將內涵“生態振興”的“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七大戰略之一寫進了《黨章》,還以“一號文件”的形式出臺了《意見》?!兑庖姟访鞔_將生態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和重要“支點”,從而為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機以及良好的社會環境。另外,《意見》在謀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需資金時,不僅提出了“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原則,還要求加快形成“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3]。而要想使社會各界精英和各路資本主動“下鄉”,投入到鄉村振興大業中,首先要為他們創造一個鳥語花香的良好環境。因為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優質生態產品、優良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另一方面,《意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入的產業大多與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開發以及綜合利用有關,如:農業觀光園、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等??梢?,鄉村振興并非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是以良好生態為動能,以“綠色發展”為支撐,以“宜業宜居”為“歸宿”。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產業就很難興旺,生活富裕就會大打折扣,也不易或很難達到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的基本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鄉村振興戰略是對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第三次飛躍。此外,社會資本投資于體驗農業、創意農業以及鄉村旅游等產業發展的過程,也是保護和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的過程。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使一個個村鎮展現出最靚的“顏值”,還可以使各方面投資者因農村生態環境增值而獲得“金山銀山”般的良好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