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作為以距地面垂直距離1000米以內空域為依托的新質生產力形態,融合了無人機、通用航空等多領域,對拉動投資、促進消費、推動技術創新及城市治理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武漢作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工業基地,在低空經濟領域發展迅猛,而硚口區憑借自身優勢,在武漢打造低空經濟發展高地進程中占據重要地位。
(一)明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總體目標
到2025年底,全國低空經濟規模預計突破萬億。硚口區應搶抓機遇,全面建成“空中硚口”低空經濟產業生態。以硚口經濟開發區人工智能產業園為核心,打造漢江灣低空經濟產業園,實現“研發—制造—應用—服務”全產業鏈布局,爭創武漢市低空經濟創新策源地和場景應用示范區,為武漢建設國家低空經濟中心貢獻核心力量。
(二)找準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功能定位
一是打造城市治理示范區。利用低空技術打造應急響應、平安武漢、智慧城管、生態監測的低空應用標桿。構建快速應急響應機制,加強低空巡邏監測保障城市安全,運用低空技術實現違建監測等智慧城管功能,通過低空飛行器巡查河湖生態,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二是打造產城融合樣板區。推動航空制造、研發設計、文化旅游、商業消費等業態深度融合。開發低空旅游航線帶動文旅消費,利用低空物流提升商業物流效率,推動產業與城市發展相互促進,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三是打造創新要素集聚區。建設低空技術研發應用、科技成果轉化、軍民兩用技術轉化中心,爭創省級低空經濟創新中心。吸引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合作,加強技術研發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三)加強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硚口經濟開發區人工智能產業園及匯豐二期開發建設,改造升級產業園區周邊市政基礎設施。落實“工業上樓”政策,推動低空制造企業集聚發展,形成綠色制造集群。按照資源共享原則,通過市場化合作方式,引進產業資源,對漢江灣現有航空器起降場所進行數字化改造,完善通信系統、識別系統、定位系統、導航系統、監控系統、氣象系統、電磁系統等,率先建成武漢市低空經濟標準數字化平臺;在硚口西部實現5G-A網絡全覆蓋,部署智能識別、導航定位系統。完善升級現有通用機場基礎保障設施,實現低空飛行器起降、停放、補能、維修、托管功能并提供第三方服務;配套路網、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智能起降機巢,提升起降效率。
(四)推動產業鏈補鏈強鏈
依托產業鏈招商,實施招大引強策略,緊盯大灣區、長三角、北京、合肥等全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先進區域,重點引進如中信海直(航空運營)、億航科技(eVTOL制造)、順豐豐冀(物流配送)等頭部企業,形成產業聚集效應。瞄準湖北省內低空經濟牽頭企業和組織,通過基礎設施共享引進南湖信息、省交投、省地質、省通航協會等。聚焦武漢市產業發展新興企業,通過應用場景共享引進電鷹科技、東鴻通航等。積極探索“場景換投資”模式,吸引優質企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鼓勵如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與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攻關飛行控制、智能感知技術。積極培育本土企業,拓展行業應用,力爭推動南海科創氫燃料電池在硚口產業化,完善產業鏈,提升產業自主發展能力。

(五)深化場景應用與創新
在政府主導場景方面,加強空中應急體系建設,繼續申請開通“武漢中心血站—醫院”空中物流航線,提升醫療救援效率,打造空中生命通道。加快城市空中治理體系建設,推廣無人機河道湖泊生態巡查、平安武漢平安硚口監測管控、智能交通空中執法、空中城管違建監測等,探索建立“空地聯動”管理模式。在社會消費場景方面,加快“漢江灣—南岸嘴”“園博園—張畢湖—竹葉海”等低空旅游航線的開發,策劃無人機燈光秀、航拍攝影等體驗項目。開發“漢正街—漢口北物流園”快遞航線,提高漢正街經營效率。利用漢江灣航空飛行營地,建設武漢飛行培訓中心,開展無人機駕駛員考證服務。充分利用硚口基礎設施和產業平臺優勢,積極鼓勵社會資源到硚口,開展低空經濟社會消費場景應用服務,包括飛行體驗、空中旅游、空中廣告、空中物流、空中展演等;引進開展低空經濟航空器保障服務人員的培訓、考試、發證服務。
(六)優化政策與保障體系
一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用足武漢市“100億元低空基金”政策,對落戶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落戶獎勵,對數字化改造項目按投入50%補貼,單個企業年補貼上限500萬元。在區級平臺公司設立區級產業發展基金,培育本土優質企業,支持企業做大做強。二是加快人才引育工作。實施“硚口英才計劃”,對低空領域領軍人才給予資助獎勵。開展無人機操作員、維修技師等技能培訓,對相關培訓費用實施補貼。實現產業人才聚集效應,推動硚口低空產業發展。三是建立協同機制。建立“政府+企業+科研院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發布場景需求清單,政府部門帶頭提出場景應用需求。對接東湖高新區、武漢經開區,推動跨區域產業鏈分工協作,補齊硚口低空經濟短板。四是完善保障措施。強化區級領導小組統籌職能,加強工作協調機制,確保既定的目標任務落地。設立低空經濟專家咨詢委員會,提供技術、政策咨詢服務。建立低空飛行安全監管平臺,制定應急預案,防范安全事故。加強數據安全管理,防止航空器信息泄露。(作者:馬任)